嫦娥六号上的“石头版”国旗不一般!揭秘闪耀月背的中国红!发表时间:2024-06-05 11:06 嫦娥六号携带的五星红旗 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 独立动态展示国旗 那么,闪耀月球的五星红旗是如何制造的呢? 嫦娥六号展示的国旗是科研人员通过一年多时间攻关,利用玄武岩熔融拉丝技术制作而成的,它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耐高温、耐低温等优异性能。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嫦娥六号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周昌义介绍,玄武岩石头来自河北蔚县,把玄武岩运回去以后,要把它粉碎、融化以后拉成头发丝直径大概三分之一的细丝,然后把它纺成线,织成布。 因为月面上的玄武岩含量是丰富的,后面要做月球基地,很有可能要把玄武岩做成纤维,做成建筑材料。 “石头版”织物国旗技术含量很高 “可以说这是一面技术含量很高的‘石头版’织物国旗。”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介绍说。 据了解,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联合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针对此次任务中高低温交变、高真空及强紫外辐射等极端环境要求,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月面国旗团队选用了玄武岩材料。 与嫦娥五号在太空飞行7天后到达月面相比,此次嫦娥六号自5月3日出发后,在太空飞行了30天才落月,时间大幅增加。在奔月、绕月及落月的过程中,高低温反复交替,国旗对环境的耐受性要求就更高。 “玄武岩纤维具有非常优异的隔热抗辐射性能,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环境。但玄武岩纤维属于无机纤维,表面光滑、脆性易碎、模量高,难以纺制超细丝、纺纱、织造,以及构筑高牢度的颜色,这些都是团队要攻克的难题,可以说这是一面技术含量很高的‘石头版’织物国旗。”徐卫林院士说。 为此,研制团队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联合总体单位开展了多轮方案评估和地面模拟月面成像试验,以保证国旗的最佳成像效果。同时,研制团队开展了国旗展示系统寿命评估和验证工作,确保能够在月球背面可靠运行。 |